一是把准切入点,沉一线、送政策,做酒庄(企业)的“知心人”。践行“基层工作周”相关要求,走进酒庄(企业)走访调研,深入开展送政策、送项目、送服务、解难题活动50余场次,搭起干群关系“连心桥”,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产业利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围绕种植、酿造、销售等技术需求,组织开展葡萄栽培实用技术、品牌营销、文化推广、文旅融合等各类培训班16次、1571人次,大力培育葡萄酒种植师、酿酒师、品酒师等“四师”人才,提升葡萄酒产业从业人员综合技能水平。
二是锚定发力点,搭平台、强担当,做酒庄(企业)的“贴心人”。在综试区核心区成立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百名国家葡萄产业体系专家宁夏行、国家葡萄产业体系站长会等科技成果及人才交流活动8次,聚合全国优势创新资源,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凝练和实施科技项目3000余万元,解决宁夏葡萄酒产业技术瓶颈问题;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酒庄,精准施策、精准服务,帮助酒庄(企业)纾困解难。评选高标准园14家、数字酒庄8家、立项支持21个“五新”成果转化推广,下达企业奖补资金近800万元,多维度支持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把握落脚点,办实事、解民忧,做酒庄(企业)的“暖心人”。围绕2024年我区持续阴雨天气引发葡萄病虫害问题,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问题研判,提出病虫害防治措施,争取财政补助资金400万元予以支持。发挥智库作用,组织区内外行业专家调研起草形成气候篇、种植篇、酿造篇等6个技术报告,指导酒庄(企业)科学实施种植生产。组织开展2024年新酒品鉴活动,分析产品与消费者喜好的适配度,专家围绕酿造工艺提升为企业面对面把脉问诊,不断提升产区葡萄酒品质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