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字头条

书写塞上江南的“紫色梦想”——宁夏葡萄产业发展记

来源:华兴时报

2018-08-15

  说起葡萄酒,赤霞珠、蛇龙珠、美乐、品丽珠、霞多丽,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让人垂涎欲滴。而在宁夏贺兰山东麓,依山傍水、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黄河灌溉便利等独特的自然条件,被业界公认为全球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目前,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拥有36个优质葡萄品种。

  曾经是一片戈壁,寸草不生,飞鸟绝迹,荒无人烟的宁夏贺兰山东麓,如今成为了一片“绿洲”,一座座庞大的“红酒王国”在贫瘠的土地上崛起。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2013年被编入《世界葡萄酒地图》,标志着贺兰山东麓产区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新板块。历经30多年的发展,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影响力、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宁夏独具特色的“紫色名片”。截至目前,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7万亩,建成酒庄86个,年产葡萄酒近10万吨。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
  近年来,我区通过立法保护、科学规划、制度准入、严格管理、开放合作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自治区政府规划,到2020年,在贺兰山东麓形成总规模达100万亩的葡萄产业带。同时建设“一心、三城、十镇、百庄”,即建设1个葡萄酒文化发展中心,3个葡萄酒城,10个各具特色的葡萄主题小镇和100个以上的酒庄(堡),实现千亿元综合产值。
  宁夏制定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办法》,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带动产区政府整合资金,吸纳企业、个人投入100亿元以上,五年投入600亿元,到2020年建成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百万亩葡萄长廊建设是宁夏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增加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特色产业,必将成为宁夏一张亮丽的名片。
  同时,为了保护贺兰山东麓葡萄原产地有限的土地资源,保障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质量和品牌信誉,自治区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条例》的正式出台,对于确保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各项活动有法可依、按规办事、保护产区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
  数据显示,宁夏葡萄产业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每年为生态移民提供12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性收入近9亿元,占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28%,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22个酒庄建成旅游基地,年接待人数达40万人次以上,成为宁夏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
  贺兰山下的“红酒王国”
  近5年来,宁夏先后有40多家酒庄的300余款葡萄酒在国内外各类大赛中获得奖项。产区40款葡萄酒在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城展示3年,成为中国唯一在波尔多葡萄酒城亮相展示的产区;在国内外葡萄酒大赛上,只要有宁夏产区的葡萄酒参赛,其获奖总数占中国葡萄酒获奖总数的60%以上。
  2012年,贺兰神酒庄成立,世界先进的技术人员和酿酒设备酿造出的葡萄酒屡获国际权威奖项。2017年,两款葡萄酒更荣获了帕耳国际有机葡萄酒大赛的金奖。
  8月14日,走进贺兰神十万亩有机葡萄生态产业园,满眼郁郁葱葱,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了枝头。种植葡萄,发展葡萄酒事业,一直是酒庄负责人陈德启多年来的坚持。
  从2007年起到宁夏种葡萄,11年来,将贺兰山东麓10万亩荒漠戈壁打造成有机葡萄生态产业园,带着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陈德启认为,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除了投资赚钱,还要为当地的老百姓造福。目前,陈德启的有机葡萄产业园帮助当地近3000名百姓解决了就业问题。
  宁夏葡萄酒逐渐走向国际的背后,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不断凸显。
  葡萄种植充分利用了荒地资源,酒庄绿化及防护林建设大幅度提高了产区森林覆盖率;葡萄园“浅沟种植”成为贺兰山东麓最大的洪水拦蓄工程,减少了水土流失;形态各异的酒庄及葡萄园成为贺兰山东麓亮丽的风景线和银川市的生态屏障。
  种葡萄、栽杨树,十余年来,陈德启越来越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片戈壁滩种一棵树非常难,没有滴灌树不活。”陈德启用了几年时间,花了近3亿元,让500万棵树木牢牢扎根在戈壁上。如今,这500万棵白杨树在贺兰山东麓稳稳的扎根,形成了保护葡萄生长的“安全罩”,也成为保卫环境的绿色生态线。
  打造世界一流葡萄酒产业高地
  8月8日上午,经过两年的建设,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物馆正式开馆。9000平方米的展区集中展示了中国及世界葡萄酒的起源及历史文化。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物馆,记者看到,这里共分为展示馆、时代馆和红酒馆三个展馆。其中,展示馆有葡萄酒教室、列级酒庄产品展示区、葡萄酒衍生产品展示区、金奖葡萄酒展示区等;时代馆主要包括世界葡萄酒的起源——格鲁吉亚馆,中国葡萄酒的起源——河南贾湖遗址馆,中国葡萄酒的未来——宁夏贺兰山东麓馆等;红酒馆主要包括葡萄酒行业党群活动中心等。
  近年来,宁夏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和酿酒技术,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形成了完善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品牌发展”之路,得到了国内外葡萄酒业界的广泛认可。
  目前,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西夏王、长城云漠、张裕摩塞尔、贺兰晴雪、银色高地、迦南美地、留世、贺东庄园、立兰等酒庄的葡萄酒远销德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及香港、澳门地区。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区将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品牌发展,提升葡萄酒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加快葡萄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国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济体和世界一流的葡萄酒产业高地。(记者 王润华)
责任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