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空间规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总纲,已纳入全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明确了未来十年全区葡萄酒产业百万亩发展空间。
本规划范围北至石嘴山市惠农区,西南至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南至吴忠市同心县,涉及银川市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吴忠市青铜峡 市、红寺堡区、同心县,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共4个地级市12个县(市、区),总面积约5890平方公里。
《规划》有哪些重点?带你了解!
锚定“ 国际视野、中国最优、宁夏特色”战略目标,秉持生态优先原则,以打造知名产区、建设高质葡园、发展精品酒庄、精耕酒文旅融合为主攻方向,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平台、新工程及新政策,全力打造宁夏乃至中国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对外开放与融合发展的标杆平台。葡萄酒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数字化升级及市场化营销水平全面跃升。酿酒葡萄基地规模效益显著增强,龙头企业与中小酒庄集群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溯源体系逐步完善,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外畅通的全方位营销网络。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康养保健、教育体育、生态治理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共绘产业发展新蓝图,引领产业高质量前行。
到 2030 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国土空间新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系统功能完善、稳定高效。现代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逐步优化,建设国际葡萄酒旅游目的地。酿酒葡萄开发及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其中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7万亩。建成酒庄200座,形成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发展活力,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品牌价值达到450亿元,力争实现综合效益1000亿元。
到 2035 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国土空间新格局全面优化,生态可持续发展体系健全完善,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态势,为产业融合发展筑牢生态根基。现代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全面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将种植、酿造、营销等环节深度融合,产业附加值全面提升。葡萄酒产业与旅游、商贸、教育、体育、康养、生态等多产业深度融合,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对外开放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建成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旅游目的地。酿酒葡萄开发及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71万亩。建成酒庄300座,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品牌价值达500亿元,力争实现综合效益1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