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空间规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总纲,已纳入全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明确了未来十年全区葡萄酒产业百万亩发展空间。
本规划范围北至石嘴山市惠农区,西南至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南至吴忠市同心县,涉及银川市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吴忠市青铜峡 市、红寺堡区、同心县,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共4个地级市12个县(市、区),总面积约5890平方公里。
《规划》有哪些重点?带你了解:
“ 一带一核三区”总体空间格局
落实自治区“三区一廊”的农业空间格局,立足宁夏贺兰山 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自然地理格局和开发保护实际,突出贺兰山 东麓在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统筹优化葡萄酒产业 发展、生态保护修复、文化旅游等空间格局,构建全区葡萄酒产业发展“一带一核三区”总体空间格局。
一带: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带。
以贺兰山东麓为核心,推进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建设,发展精品葡萄酒庄,把 葡萄酒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修复结合起来,提高产业文化内涵,构建产业、旅游、文化融合的现代葡萄酒产业体系。
一核:以贺兰县、西夏区、永宁县和青铜峡市为重点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核心区。
充分落实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 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要求,核心区酿酒葡萄开发及种植面积达到 74.39万亩,占全区总面积74%,围绕酿酒葡萄及葡萄酒产业,聚焦现代先进实用技术和生产模式,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着力打造中国葡萄与葡萄酒研发中心、酿造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扩增壮大酿酒葡萄传统优势,结合葡萄酒产业“接二产连三产”的特性,发展葡萄酒国际贸易、葡萄籽(皮)等精深加工 产业链、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集中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化葡萄酒产业引领示范核。
三区:石嘴山转型发展探索区、中卫葡萄酒文旅融合推广区、罗山生态移民文化样板区。
石嘴山转型发展探索区坚持酒庄基地一体化经营、酒庄酒发展模式,突出“小巧精致”特点,发挥富硒优势,用好“珍硒石嘴山”区域公共品牌,以自然有硒、健康佳品为方向,引导企业 扩大富硒葡萄酒的比重,发挥工业基础优势,发展农机装备制造,引进农机装备制造企业,研发生产符合贺兰山东麓特点的葡萄种植机械设备,提高物资装备的本土保障能力。
中卫葡萄酒文旅融合推广区依托文旅资源优势,突出“星星的故乡”文旅IP,打造葡萄酒品牌与星空品牌完美结合的载体,依托沙坡头旅游区特色资源,开发葡萄酒主题沙漠探险、星空研 学等动感体验产品和项目,大力培育高端度假、运动康养、研学旅游等产品业态,为葡萄酒品牌增添现代气息和动感元素。
罗山生态移民文化样板区以红寺堡区、同心县为重点,依托独特风土差异化发展,扛好共同富裕责任,顺应葡萄酒大众化消 费趋势,提升酿酒葡萄种植机械化技术和装备水平,以科技引领、智慧种酿为发展核心,以产业技术、模式创新、产销联动构建产区大平台,驱动产业升级,引领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