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17日,由贺兰山东麓园区管委会主办的第三期“葡萄酒沙龙”培训活动成功举办。本期活动以“酿酒葡萄栽培管理创新实践”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葡萄酒产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酒庄企业等近百名学员参加。

栽培技术创新是提升产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需以科技赋能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活动特邀宁夏农林科学院陈卫平研究员以“贺兰山东麓产区栽培技术发展路径”作主题报告,分析了产区生态特点与技术发展方向,基于多年田间试验研究成果,提出构建“精准化管理+适应性种植”的协同发展模式的技术建议,重点介绍了智能监测系统在节水增效、品质提升方面的应用成果,并就抗逆砧木筛选等关键技术攻关进展进行了专业解读。
在实践案例分享环节,行业代表们围绕技术创新展开深入交流,通过技术讲解与交流问答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呈现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贺兰山东麓园区管委会技术专家通过详实的对比数据,系统阐述了因冬春季冻害、机械损伤、留条不合理和肥水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的低产低效园改造技术体系,提出了通过深施基肥、合理灌水、恢复园貌、合理留枝、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措施实现提质增效的实践建议;葡发集团种植部负责人重点介绍了产区选育的“北玫”“北馨”新品种特性,展示了新品种的免埋土越冬表现及简约化栽培技术体系;保乐力加酒庄种植经理结合葡萄园风土特征,生动讲解了不同地块、不同管理方式对葡萄酒风格的影响,并分享了酒庄建立的“地块档案管理系统”和葡萄园生草、换土改良等生态管理技术;志辉源石酒庄种植师现场演示了酒庄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等葡萄园生态管理技术和自主研发的物联网监测系统,展示了智慧葡萄园数字化管理实践。
陈卫平研究员在总结点评中结合四位代表的实践案例,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快构建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推动成熟技术转化为行业规范;二是深化本土品种选育与配套技术研发,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推进数字技术集成应用,优化提升产区葡萄园信息化管理平台。他强调,应进一步畅通“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创新链条,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机制。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培训学员围绕栽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等内容展开务实讨论。多家酒庄代表表示,本次活动提出的技术路径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将结合实际情况推进技术措施。
本次培训活动通过理论研讨与实践案例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技术成果共享与行业经验交流,为提升产区栽培管理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彰显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在引领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作为产区重要技术交流平台,“葡萄酒沙龙”系列活动将持续聚焦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常态化技术研讨与经验共享,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