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匠心“智造” 技能报国|张国庆:田间地头就是我的办公室

来源:宁夏日报

2022-02-21
  “田间地头就是我的办公室。”宁夏林权服务与产业发展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国庆说。

  “传统葡萄种植方法是密植,一亩地大概种植1000棵葡萄苗,我在调研时发现,这种种植方式费时费力费事费肥,葡萄收成也不高。”张国庆致力于研究一种新型葡萄种植方式,既能减轻农民种植负担,又能增加产量。他租了10间温棚开始攻关。研究期间,他每天住在温室大棚旁的耳房里。为了准确掌握葡萄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他在葡萄枝蔓旁边拉起白线,每晚起来3次,打着手电筒在白线上做记号。为了记录详细数据,他用掉20个会议记录本。整整9年时间,张国庆研发出葡萄高干水平棚架立体复合栽培技术。“这项种植技术优点是一亩地只栽培100棵葡萄苗,但葡萄果实的产出率比传统栽培技术的产出率高。而且实现了一棚多用,大棚上方是葡萄架,下方的土地可以种植蔬菜,可以额外增加收入。”张国庆介绍。

微信图片_20220213120826.jpg

张国庆(右二)给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微信图片_20220213120833.jpg

张国庆(中)教农民剪枝。(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葡萄高干水平棚架立体复合栽培技术成熟了,如何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想让我的这项技术成为移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2016年,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枣香村党支部书记赵亚军找到张国庆,请他为枣香村移民群众脱贫致富支招,两人一拍即合。在张国庆的指导下,赵亚军在村里带头种植葡萄。赵亚军说,张国庆三五天就来一趟,直接钻进大棚里,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如果工作太忙,张国庆就通过视频、微信进行指导。如今,赵亚军一个温室大棚卖葡萄收入5万左右,卖蔬菜收入5000多元,不仅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带动村里的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

  2月13日,吴忠市红寺堡区辛庄集镇红川村,“自治区张国庆劳模创新工作室春节林果基层培训行”正在进行,张国庆带着他的团队对50多位农民进行枸杞、苹果树、桃树、杏树修剪及病虫害防治培训。“春季果树发芽前,是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提前对农民进行培训,否则影响今年的收成。”张国庆说。

  张国庆从事经济林技术研究、推广近40年,先后主持和承担了12项国家和自治区林业产业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创新出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厂”字形规范化栽培技术、灵武长枣自由纺锤形优质丰产技术等8项技术成果。他长年带着技术奔走田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大棚里,把成果留在百姓家。(宁夏日报记者 张涛)

责任编辑: